2015年11月9日,工信部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印发《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通知的下发,让我国云计算标准工作在再了一个新台阶,加重在在国际的“话语权”。《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公布云计算29个重点标准研制方向,通过“三原则”加速推动我国云计算发展。
提升话语权,我国云计算标准工作再上新台阶
云计算已经成为当前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和应用创新的焦点,然而伴随着云计算发展进程不断深化,相对应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云计算发展的背后还存在着规划不合理、基建不达标、配套有缺失、管理靠人工、能源虚耗严重、安全隐患大等缺陷,核心根源在于相应的产业规范和标准的缺失。
技术标准是行业发展的基础,技术标准的缺失会致使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对于国内云计算产业来说,制定云计算国家标准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为了保证云计算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国内外的各大标准组织纷纷启动云计算相关标准体质的研究,积极推动云计算技术、云管理、云服务等相关方面的标准制定与实施,实现产业链的开放和兼容。
目前,全球已有多个标准组织启动了云计算相关标准的起草和推动作用,相比国外中国的进展还较为缓慢,但我国在云计算标准上一直处于蓄势阶段。
2014年底,由中国等国家推动立项并重点参与的两项云计算国际标准——ISO/IEC17788∶2014《信息技术云计算概述和词汇》和ISO/IEC17789∶2014《信息技术云计算参考架构》正式发布,这标志着云计算国际标准化工作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业内专家对此反应更为振奋,认为其将在目前全球云计算产业高速发展的阶段,为中国参与国际竞争赢得更多的话语权。
这两项标准规范了云计算的基本概念和常用词汇,从使用者角度和功能角度阐述了云计算参考架构,不仅为云服务提供者和开发者搭建了基本的功能参考模型,也为云服务的评估和审计人员提供了相关指南,有助于实现对云计算的统一认识。
为了加快推进云计算标准化工作,提升标准对构建云计算生态系统的整体支撑作用,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正式下发关于印发《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的通知,这不仅是信息技术服务模式的重大创新,也有利于贯彻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
可以说《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的下发,让我国云计算标准工作在再了一个新台阶,提升国际上“话语权”。
公布29个重点标准研制方向,三原则推动云计算产业发展
《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明确指出,我国云计算生态系统主要涉及硬件、软件、服务、网络和安全五个方面。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云计算发展,需要运用综合标准化的系统性、目标性和配套性等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以云计算相关技术和产品、云服务为标准化对象,按成套成体系制定整体协调的标准。云计算综合标准化工作的重点是从云计算发展实际出发,构建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用标准化手段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产业、应用和安全协调发展。
按照《关于促进云计算创新发展培育信息产业新业态的意见》(国发[2015]5号)提出建设云计算标准规范体系的要求,广泛借鉴国际云计算技术和标准研究成果,紧扣云计算服务和应用发展需求,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强标准战略研究和标准体系构建,明确云计算标准化研究方向,加快推进重要领域标准制定与贯彻实施,夯实云计算发展的技术基础,为促进我国云计算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做好支撑。
——顶层设计,明确方向。结合云计算服务发展实际,立足国内,借鉴国际,做好云计算综合标准化工作的顶层设计,加强标准战略研究和标准体系构建,明确云计算标准化研究方向,指导国内标准化组织和企业有序开展云计算标准化活动。
——需求牵引,重点推进。以云计算服务需求为引领,围绕云计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推进重点标准研制和贯彻实施工作,动态更新云计算标准体系。
——加强交流,注重协调。以支撑行业管理、服务产业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统筹国际国内两个标准化工作大局,凝聚行业力量,夯实标准化工作基础,确保标准化成果的综合性、配套性和协调性。不仅让云计算在顶层设计方面,明确方向,指导国内标准化组织和企业有序开展云计算标准化活动。
依据我国云计算生态系统中技术和产品、服务和应用等关键环节,以及贯穿于整个生态系统的云安全,结合国内外云计算发展趋势,构建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框架,包括“云基础”、“云资源”、“云服务”和“云安全”4个部分(如图1)。
图1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框架
此外,《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还公布云计算29个重点标准研制方向统计(如表1)以指导具体标准的立项和制定。对尚未纳入标准研制方向但在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框架中列出的,统一作为标准化需求研究方向。
表1 云计算重点标准研制方向统计
全部内容见:《云计算综合标准化体系建设指南》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