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5月8日起,紫光国芯的证券简称由“紫光国芯”变更为“紫光国微”。公告称,公司在紫光集团“从芯到云”总体战略的部署下,从事集成电路设计相关业务。而这一变更是为了进一步反映公司所处行业,明确了紫光国微聚焦微电子领域的核心业务定位。
在国内芯片企业中,紫光集团布局较广,涉及产业链上的设计、生产到封测等环节,但国内整体芯片布局处于比较早期阶段。
“我们现在基本上完成了面上的一个布局,但是在更多细节上进入到高端还有很大距离。”紫光集团副总裁、紫光展锐首席运营官王靖明对第一财经等记者坦言,目前紫光的产品并不全。
布局芯片
按产品形态,半导体主要分为分立器件、光电子器件、传感器和集成电路。集成电路又分为模拟电路(Analog)、微器件(Micro)、存储器(Memory)和逻辑电路(Logic)。世界半导体贸易统计(WSTS)组织的数据显示,2017年,存储器和逻辑电路销售额分别为1239.7亿美元和1022.1亿美元,占集成电路总销售额的36.1%和29.8%
但存储方面,中国的自给率几乎为零。存储器主要分为易失存储器和非易失存储器,前者包括DRAM和SRAM,后者主要包括NAND Flash和NOR Flash。紫光集团旗下长江存储的一位员工告诉记者,存储器芯片约占芯片市场的三分之一,主要分为易失存储器和非易失存储器,前者包括DRAM和SRAM,后者主要包括NAND Flash和NOR Flash。DRAM和NAND Flash是存储器的两大支柱产业,中国严重依赖进口。其中,NAND Flash产品几乎全部来自国外,主要用在手机、固态硬盘和服务器。NORFlash主要用于物联网,技术门槛较低,中国企业基本已经掌握,但应用领域和市场规模不如DRAM和NAND Flash。
过度依赖进口不仅会面临断供的风险,还有时不时地涨价。自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的存储芯片价格暴涨也让国内终端厂商苦不堪言。虽然,紫光集团下属的长江存储正试图实现中国存储芯片的突破,但离真正的规模量产仍需时间。国内首颗32层三维闪存芯片(3D NAND Flash)由长江存储耗资10亿美元,历时2年研发。
2018年,武汉长江存储基地开始移入生产设备,实现小规模量产。到2019年,该公司64层128Gb 3D NAND存储芯片才会进入规模研发阶段。上述员工告诉记者,今年将出的第一代产品技术“主要为了技术积累,不是一个真正面向市场的量产产品。可能到明年我们第二代产品出来后,会根据市场需求量产”。此前,紫光集团董事长赵伟国表示,未来10年紫光集团将以1000亿美元投资芯片制造领域。现阶段预计将筹集到3700亿元人民币,“准备了五年的弹药”。
紫光国芯是紫光集团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企业之一。目前,该公司的主要业务为集成电路芯片设计与销售,包括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和存储器芯片,分别由北京同方微电子有限公司、深圳市国微电子有限公司和西安紫光国芯半导体有限公司三个核心子公司承担。
智能安全芯片是其最主要的收入来源。财报显示,2017年,紫光国芯的营业收入为18.3亿元,其中,智能安全芯片、特种集成电路、存储器芯片和晶体元器件分别占总营收的44.47%、28.22%、18.30%和8.82%。
不过,于2018年1月正式完成整合的紫光展锐是紫光集团在芯片设计布局中最重要的一环。2013年和2014年,紫光集团分别以18亿美元和以9亿美元的价格完成展讯通信和锐迪科的收购,两家公司随后从纳斯达克退市。紫光集团称,整合后,在产品业务层面,展讯将继续聚焦于2G/3G/4G/5G移动通信基带芯片的自主研发与设计;锐迪科将致力于物联网领域核心技术的研发。
展锐近年表现并不理想。根据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数据,2017年展锐销售额为110亿元,较2016年的125亿元下降12%。与国内另一家手机芯片设计企业华为海思的361亿元相比,差距进一步拉大。
除了长江存储的首颗32层三维闪存芯片,在芯片的自主研发之路上,紫光展锐研发的SC9850KH也具有突破性,是国内首个拥有自主嵌入式CPU关键技术的手机芯片平台。
但也有一些是紫光的芯片布局中所没有的,比如电脑和服务器的处理器。提到这一问题,紫光集团联席总裁、新华三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于英涛对第一财经记者说道:“CPU的问题没办法,无解。英特尔太强大了。”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CPU市场基本都由英特尔垄断。在服务器CPU领域,英特尔的占有率更高达九成以上。“95%的钱都被英特尔一家公司拿走,全球的服务器都是给英特尔打工的。再牛的戴尔、HPE,国内的新华三、华为、浪潮、曙光都是给英特尔打工的,这就是现实。我们一方面非常愤怒,一方面也无可奈何。”于英涛说。
对于紫光集团在芯片上的布局,王靖明总结道,目前的产品并不全,紫光的芯片设计产业涵盖的主要是通信、智能卡、FPGA和一些特种用途的产品,“这距离芯片的全面布局还是有差距。”从产业链角度看,紫光在设计(紫光展锐、紫光国芯)、生产制造(长江存储等)和封测[控股上海宏茂微电子,收购矽品科技(苏州)]也都有布局,但生产都集中在存储,而且尚未大规模量产。“存储跟设计之间的分量哪个都不轻,一定程度上,存储在紫光集团承担的压力会更大,因为投资强度极大,经济风险也很大。”
进军公有云
紫光称,芯片产业可以提升紫光集团云计算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而云计算产业又可以为芯片产业提供应用市场。
在接受第一财经等记者采访时,于英涛表示,国内目前有三类厂家在提供云服务,一类是以华为、新华三、浪潮、曙光等在内的传统ICT厂家所推广的私有云和公有云;一类是以互联网公司BATJ为代表的云厂家,以及UCloud、青云QingCloud等小众的专业云服务商。后两者除了在线上提供IaaS、SaaS及PaaS服务以外,更多在集中向企业级云服务发力。
在他看来,这已经威胁到了华为、新华三的地盘,“原来是它玩它的,我玩我的,现在它已经打到我地盘了。这是我们公有云最基本的一个战略,就是它打到我地盘了,我必须有还手之力。”
与互联网企业较早扎入云计算业务不同,ICT厂商的布局稍显迟钝。随着互联网企业在公有云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并且从2C服务为主逐步向2B的企业级用户领域渗透,ICT厂商也奋起抵抗。去年8月,华为CloudBU正式迁移至华为集团下,地位仅次于华为三大BG(运营商业务BG、企业业务BG以及消费者业务BG),誓要成为全球“5朵云”之一。在今年3月30日举行的“H3CNAVIGATE2018领航者峰会”上,紫光集团宣布投资120亿元,正式进军公有云市场。赵伟国表示,云产业是紫光“芯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于英涛称,紫光集团公有云的产品会在6月30日正式上线,并称紫光公有云在企业级客户细分领域可以做到前两位。
于英涛表示,公有云是一项烧钱的业务,“120亿的投入是一个基本线,甚至偏少了。未来,还会在发展过程当中通过自身发展或者融资等方式来加大投入。”
目前,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整体保持快速增长。根据国际研究机构IDC数据,2017年上半年整体规模超过10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近七成。2017年上半年,阿里云IaaS层营收5亿美元,占据47.6%中国市场份额,随后是腾讯云、金山云、中国电信和Ucloud。
在华为的2017年年报发布会上,华为轮值董事长胡厚崑也预判,“云业务1.0时期主要以互联网企业和中小企业为主,2.0时代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大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用云的方式来完成它们的数字化转型。”
而企业客户被认为是ICT厂商的地盘。于英涛认为,与互联网云服务厂商相比,ICT厂商天然具有2B基因,这是其最大的优势。BAT从公有云向私有云进军,紫光集团则从私有云进入公有云。他表示:“紫光做公有云跟BAT为代表的公有云不太一样,属于错位竞争。我们可能起码在两到三年之内不会去做线上业务,不会对公共业务开放,我们只做企业级的公有云。”
无论是新华三还是紫光,都长期服务企业客户。于英涛表示,新华三以卖“盒子”出身,“路由器、交换机、服务器等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是盒子。过去,企业用户买盒子找我,买私有云也找我,买公有云找别人(因为没有);现在,我提供操作全套解决方案给你,而且我是多云管理,用一套平台,一个操作系统来满足需求,可以提升效率,便于维护。”
不过,要完成从卖设备到提供服务的转变并不容易。于英涛坦言,“运营和服务是互联网公司的优势,也是我们的最大短板,我们缺乏运营经验,所以我们不敢进军2C领域,我们要向这些公司学习。”
于英涛称,紫光集团云网事业群中的旗舰企业就是新华三集团和未来的紫光云。新华三将会为紫光云提供技术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服务。在技术层面,紫光云所有的底层架构、技术协调研发目前都由新华三支撑。在市场拓展方面,紫光云的市场团队跟新华三的市场团队高度协同,“当新华三的客户需要紫光云服务的时候我们就会把他介绍给紫光云,甚至帮紫光云来代销。因为紫光云本身和新华三就是孪生兄弟。新华三的技术体系和销售力量是紫光云成功的最核心保障。”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