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中芯国际,国人都是满满的自豪和期望,这是中国芯的希望。而对于华为来讲,可能更需要中芯国际。但是,事情并不乐观。
近期,即将回归国内A股的中芯国际在招股书中,公布了他们面临的政策风险。中芯表示,中美经贸摩擦给一些企业的生产经营、市场预期带来不利影响。尤其是2020年5月,美国商务部修订直接产品规则(Foreign-Produced Direct Product Rule),据此修订后的规则,若干自美国进口的半导体设备与技术,在获得美国商务部行政许可之前,可能无法用于为若干客户的产品进行生产制造。
虽然中芯国际并没有说这若干客户指的是谁,但很显然,首当其冲的受害者就是华为。这种情况让不少国人都难于接受,毕竟,在此之前,大家普遍认为中芯为华为海思代工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这样,至少可以保证华为海思的低端处理器,如14nm工艺的麒麟710A稳定供给,而随着中芯制程的提高,还能为华为海思提供更多中端芯片的代工。
但中芯国际的招股书,让不少人感到失望,甚至说这就是中芯国际的背叛,中芯国际不配拥有中国的中字。
其实,中芯科技可能无法为华为代工,也是不得已的事情。我们知道,一旦违反美国商务部的这一禁令,那么中芯国际也将受到美国的制裁,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不仅中芯国际已经购买的EUV光刻机将被禁止进口,从而导致中芯国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无法突破7nm工艺,甚至连近期要推进的N+1和N+2进化,也会因主要设备被禁止,而难于推进。甚至连固守14nm制程,也会因设备工艺等问题,产能无法提高,更有甚至,可能会因光刻胶断货等问题,导致无法正常生产。
也就是说,在国内半导体行业生态严重滞后时,中芯国际的发展,甚至是现阶段的正常生产,严重依赖于国际市场,根本无法承受美国的制裁。在这种情况下,如为华为海思代工SOC,中芯国际自身将面临着停滞甚至是倒闭的可能。而作为国内最先进的代工企业,中芯出现发展和生存危机,将会严重影响国内半导体行业的发展。在现阶段,中芯国际能为华为做的,不过是性能较低,市场正在缩小的麒麟710A。为了这片不足以让华为摆脱困境的处理器而赌上中芯国际,甚至是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未来,无疑是不划算的。
不过,没有中芯国际的代工,华为无疑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从短时间来看,华为手机凭借前期在台积电的订单,增加联发科的订单数量,以及美国在制裁方案中留下的一点点缺口,让华为可以购买手机SOC。这样,华为的手机会遭遇困难,会在销量与利润上承受巨大的压力,但还不至于有生存危机。
而真正面临生存危机的,却可能是华为海思,毕竟,作为一个无生产线,纯设计的单位。当台积电和中芯国际都无法为其代工时。它的商业价值也就不复存在。而即便华为愿意花巨资,将海思和整体设计团队保留下来,也会出现设计成果因无法生产和流片而无法进行验证,无法获得新架构等诸多问题,而使得设计能力降低。再考虑到团队士气等问题,人员流失也会加剧。
在国内半导体生态严重滞后的情况下,终究还是华为扛下所有。在美国强力的压迫下,活下去成为海思,华为,甚至是中国半导体行业最大的目标。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