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行业在宣传和市场造势方面能力出众。我们已经有了软件定义存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存储;闪存和混合闪存;固态磁盘;磁盘阵列分层存储;云分层;3D存储,纵向扩展和横向扩展等,而这些名词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一些名词还是特定架构的具体描述,但在更多情况下,由于每个厂商对于相同的内容都有不同的定义,所以这些文字描述就变得毫无意义。所有这些内容在性能、经济型和便捷性上都做出了相应的承诺。虽然聚焦在这些点上是好事,但也是时候去解决虚拟环境中的核心存储需求,并且推出应用感知的存储了。
应用感知存储的驱动因素是很明显的。从存储的角度来看,虚拟化环境已经从一个支持固定和可预测的工作负载转变成支持不可预测的和不断变化的工作负载环境。
也就是在五年前,应用性能还是可预知的。而这些负载对于我们今天研发出来的大多数存储系统来说都是能够处理的。这些存储系统并不是针对服务器虚拟化的自适应的不断变化的需求设计的,它们也没必要这么做。我们有一个应用(或者是同一类型的应用集合)运行在物理服务器上,这些应用不怎么发生变化并且只专注于此。我们通过测试应用负载了解了相应的性能需求,例如IO负载和响应时间。这时存储厂商提供一款存储阵列(或者是定制阵列的部分内容),配置一定数目的物理硬盘、控制器和数据路径,这一切都显得井然有序。并不是说这样做就没有性能问题,但由于所有的连接都是物理的,负载是固定的,所以故障诊断相当容易。
在服务器虚拟化环境中,多种应用都运行在同一个物理服务器上,负载迅速提升。不同应用程序的I/O混在一起,使存储厂商在应用性能优化方面做的工作都付诸东流。存储并不能感知是哪个应用程序生成的I/O,这就是我们所熟知的I/O搅拌器。这就造成了存储的性能问题,例如响应时间延长和应用程序超时。而当管理员纠结于区分哪个虚拟机存放在哪个存储LUN上(哪个端口,光纤交换机分区等),此时再做故障诊断和性能调优简直就是噩梦。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