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让你设计一款在幼儿园协助发放饮水、清洁整理和关怀擦伤膝盖的孩子的机器人,你会把它设计成什么样子呢?一个笨重、发出巨大吼声的大金属块?还是一个柔声细语、像看护员一样的人形机器人呢?
假如你不讨厌孩子,你的答案可能是后者。假设将来机器人要在工作场所提供帮助,如果它们能够融入周围环境,它们也许就不会那么让人震惊。看护员往往是女性,因此工程技术人员也许应该把金属的机器人做成女性的形象:发出女性的语音,配有波波头发型。
拟人化意味着人格化。《自然》(Nature)杂志去发表了一项实验,研究人员向参与者展示了一些照片,照片上是用刀子割一个人的手和一个机器人的手。这些志愿者对人和机器人都感到同情。
我在去年早些时候认识到这种赋予机器人格的倾向已经到了何种程度。我走访了伦敦金融城(Cityof London)的企业Xchanging,该公司提供业务流程服务、采购管理和IT外包。这家公司取代人力执行单调繁琐的数据录入任务的机器不比一块硬盘更像人,但是它们被称为亨利(Henry)和波普伊(Poppy)。甚至连英法海底隧道中使用的法国钻头都被起了名字。
在一些案例中,机器的“性别”引起了麻烦。20世纪90年代有报道称,宝马公司(BMW)不得不召回安装了语音导航系统的德国汽车,因为当时男性司机似乎不喜欢听从女性的语音指令。
给机器指定性别会造成一种危险,那就是加深我们对劳动者的成见:不仅女性,男性也会面临这一问题。在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University of Bielefeld)在《应用社会心理学期刊》(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发表的研究调查了人们对指定性别的机器人的态度。在实验中,研究人员向一组有男有女的参与者展示了两个机器人。两个机器人除了发型和嘴唇形状以外一模一样。参与者将头发更长、嘴唇更厚的机器人视为“女性”,将短发的那个机器人视为“男性”。
结果是,他们认为男性机器人能够干一些比较“阳刚”的工作——修理技术设备、保家护院。女性机器人被认为适合做家务、看护等人们的固有观念中由女性承担的工作。
虽然人形机器人不会很快接管我们的托儿所,但是这样的研究还是提出了有关性别和科技的重要问题。英国南安普顿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ampton)计算机科学教授温迪.霍尔(WendyHall)指出,人们倾向于把科学视为纯粹和客观的。然而即使是算法(一组应用于数据的指令)也会反映人类的设定。她告诉我,人们会无意识地在为客观世界建模时注入一些偏见。比如,关于谷歌(Google)算法的一项研究突显了这一点。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和国际计算机科学研究所(ICSI)的研究人员发现,比起女性求职者,搜索引擎更有可能向男性求职者展示高薪管理岗位的广告。
在人们探讨下一个机器时代的工作结构时,性别在很大程度上被排除在外。世界经济论坛(WEF)有望在一定程度上纠正这一情况。世界经济论坛正在1月份达沃斯年度会议之前研究这一议题。在11月发表的一份文件中,该论坛写道:“当前的辩论缺失性别视角。”
目前尚不清楚自动化将如何影响男性和女性的工作。马丁.福特(MartinFord)的《机器人的崛起》(The Rise of the Robots)荣获英国《金融时报》和麦肯锡2015年度最佳商业图书奖(2015 Financial Timesand Mc Kinsey Business Book of the Year Award)。他相信,男性倾向于工作的产业——制造业、金融和仓储业——尤其容易受到自动化的冲击,或者是受到实体的机器和机器人影响,或者是受到软件影响。“短期内,自动化可能给男性带来更大冲击,”他说。
汉娜.罗辛(Hanna Rosin)2012年的一本著作提出,女性将在未来的劳动大军中占主导地位,借用这本书的标题,我怀疑这意味着“男性的终结”(The End of Men)。毕竟,由男性主导的科技业蒸蒸日上。
但这的确强调了一点,人类工作的未来不应该只通过“男人与机器”的棱镜来看待,还要加上女性。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