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3 00:00:00
来 源
闽南网
机器人
泉州十三五吹响了智造的号角,也已经有新一代的企业家预先发觉了这一机遇。作为传统汽配企业的二代,蔡伟强发挥自己在大学专攻计算机专业的强项,从零开始研制自主机器人,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将产品推广至汽配、食品包装、鞋服、陶艺等多个领域。  在泉州

泉州“十三五”吹响了智造的号角,也已经有新一代的企业家预先发觉了这一机遇。作为传统汽配企业的“二代”,蔡伟强发挥自己在大学专攻计算机专业的强项,从零开始研制自主机器人,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将产品推广至汽配、食品包装、鞋服、陶艺等多个领域。

在泉州的“十三五”规划中,智造被列为五大重点工作之一,吹响了泉州大规模“机器换工”的号角。这次的机器换工已经上升到了打造智能工厂、无人工厂的高度,可以预见在未来的五年,智能设备产业将成为一个新的热点。而在泉州,也已经有新一代的企业家预先发觉了这一机遇,并在智能设备领域默默耕耘多年,泉州微柏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长蔡伟强便是其中一位佼佼者。

作为传统汽配企业的“二代”,蔡伟强发挥自己在大学专攻计算机专业的强项,并结合父辈传统企业的积淀,从零开始研制自主机器人,并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将产品推广至汽配、电子玩具、食品包装、鞋服、陶艺等多个领域。

研制自主机器人

对于蔡伟强来说,选择做自主机器人是一条充满了挑战的道路。2002年,蔡伟强从四川大学毕业后,先是来到了父亲的企业——泉州市鲤东汽配有限公司,从销售开始做起。

几年的市场经历,让蔡伟强发觉机器代工将是未来传统制造业不可阻挡的趋势。“特别是汽配行业,因为焊接、切割、喷涂等工序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很多大企业都率先开始使用数控设备和机械手来代替人工。”在大学攻读计算机专业的蔡伟强,在2008年毅然成立了微柏机器人,开始探索智能机械手的研制。

当时,在从事机器人开发生产的都是德国、日本的国际大企业,对于像微柏这样从零开始的企业来说,面临着许多难题,首当其冲的便是核心技术的缺失。做机械手型的机器人,核心部分是每个关节中的减速器,只有做好这个减速器才能提高机器人的运动控制的精确度。而当时国内能做好减速器的企业寥寥无几,技术都被日本、德国、瑞士的企业垄断。

“工业机器人这个行业在国内都比较薄弱,更别说在泉州,没有技术积累,也没有产业链配套。”蔡伟强算了一笔账,如果向国外企业采购减速器,不仅在核心技术上要受制于人,而且成本很高,一台六轴机器人上所有的单减速器成本就要十几万元,这样在市场上根本没有竞争力。

于是蔡伟强咬紧牙决定自主研发减速器,他一边跟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一边建立自己的研发队伍,慢慢地一点点解决软件和硬件上的各种难题。经过两三年时间不断地研发和实验,微柏终于做出了自主研发的减速器,并研制出了可以用于搬运、切割、电焊、喷漆等作业中的智能机械手,并且与国外同类产品相较要便宜非常多。

推动制造业智能化

时至今日,微柏已经有多款产品被用于汽车配件行业、电子玩具装配、食品包装、鞋服、陶艺等多个领域。

例如,微柏首款机器人“金刚”,就是一款高产能且适合各类应用的机器人,在焊接、搬运、喷涂及配合注塑机、数控床等的上下料工作,码垛搬运,产品打磨、抛光等领域都被广泛应用;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让原本需要几百人的生产线减少到3个人,从打码到称重、包装、出货等所有工序都实现了全自动化;陶瓷窑炉分拣包装设备,可替代四五十名工人……

“自动化、智能化工厂,不仅是能节省人力,更大的作用是提升质量和效率。”蔡伟强希望能把智能化带给更多的传统制造业,特别是泉州本地的企业。而“数控一代”、“泉州制造2025”也为微柏开启了更大的市场。为了顺应这一趋势,微柏也在向全产业链自动化发展,朝着打造“无人工厂”的目标进发。

而要让传统制造业接受微柏,最终还是得靠产品说话。蔡伟强也深知这一点,从创业之初,他便在研发上做了大量的投入,甚至要靠父亲的公司鲤东机械提供大部分资金。2013年微柏公司产值仅五六百万元,2015年便达到了约6000万元。虽然增长迅速,但蔡伟强还是把赚到的钱几乎又立即投入了研发当中。

“你说得再好,都不如客户自己看到好的产品。”蔡伟强希望,未来能够集成创新,形成自动化生产示范线,市场的推广应用将更有说服力。“如果政府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搭建平台,甚至共同投入打造生产示范线,让研发企业和市场主体更好对接,就能更快地推动泉州传统制造业的智能化。”

形成智造产业链条

实际上,在泉州智能制造已经开始形成一股力量。根据泉州市科技局的初步统计,目前泉州数控装备研发企业大约60家,应用企业超过100家。除了像微柏这样的产业链上游的新星外,在下游应用企业也出现了大批的智能生产线、智能工厂。类似恒安、特步、中宇等传统制造业已经率先启用了自动化生产车间,用大量的机械手和数控设备改造传统工厂。

在泉州“十三五”规划中,泉州明确提出了建设智造泉州的目标,而这就需要全面落实《泉州制造2025》,紧抓智能制造、质量品牌和服务型制造三大行动。对此,泉州市委书记郑新聪要求,要推动制造业高端延伸,制定实施产业转型升级的路线图,补齐17个重点产业的产业链、创新链缺失环节;要推进传统企业转型升级、培育千家科技小巨人,推动纺织鞋服、建材家居等传统产业开发应用智能装备、新型材料和先进设计,在大规模“机器换工”中,壮大智能装备产业,建设“中国制造2025”样板城市。

泉州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研究院总监冯少平认为,经过一年多的迅猛发展,泉州在研发机构、设备生产等数控产业上游已经有了雄厚的底子,一旦在各大产业大规模推广应用,就能带动整个泉州的产业转型升级。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