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要说新三板市场最受关注的话题是什么,那应该非东莞企业伯朗特的百亿元定增莫属了。
此前公布的重组预案显示,伯朗特拟以30元/股的价格向并购标的公司精锐达全体股东发行320万股,收购100%股权,此外以同样价格向广东荣造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及其管理的私募投资基金定向发行3.5亿股,预计募集10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布局全球销售渠道、研发投入及扩大产能。
这是一个反差巨大的大型融资计划。伯朗特目前总市值仅7.25亿元,2015年前三季度的营收为8705万元,净利润仅为889万元。按照伯朗特这样的体量,要完成105亿元的定增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引起业界的哗然也在情理之中。
从另一方面来看,主营机器人业务的伯朗特虽不属于私募机构,但这一定增计划用的是类私募机构的融资运作手法。考虑到最近监管层暂停了私募基金管理机构在新三板挂牌和融资,伯朗特的这一方案无疑与最新的监管政策相悖。
最终,伯朗特的定增方案宣告流产,尽管公司给出了一些理由,但事已至此似乎也无关紧要了。
喧哗之后,我们能够从这件事情中读到什么?
目前在企业融资中,我国企业约80%都是以银行贷款为主的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的比例近年来有所上升,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比较大的距离。
政府正在鼓励企业通过股权、债权等直接融资,而不仅限于以往的IPO,可以说新三板的红火正是这一政策方向下的最佳体现。像伯朗特这样的中小企业,挂牌新三板以股权来融资,实现业务的拓展或转型升级,对企业和社会资金来说都是好事。
但我们也应看到,作为场外市场的新三板,挂牌企业虽然没有像上市那样严格的准入门槛,但融资行为也要受到监管。去年的早些时候,新三板平台定增募资极其火爆,也出现了很多不规范的现象,而在有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后有所好转。
伯朗特之所以会抛出这样的百亿级定增方案,按照他们董事长的说法,是因为中小企业即便登陆新三板,融资也很困难。伯朗特在新三板上对外只融了424万元,他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社会关注这种打破固有习惯的“新模式”。
一方面是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有着巨大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专业的投资机构看来,很多挂牌企业之所以融资困难,和他们自身的公司治理结构、产品的质量、市场前景和占有率等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和往往只会锦上添花的银行相比,专业的投资机构对项目的审视,严格程度也不遑多让。毕竟他们要的不是利息,而是数以倍计的高额利润。
笔者认为,制造企业更应该专注生产和经营,把公司的产品做好、渠道经营好、“护城河”搭建好,这是多数企业应该遵循的原则。资本的游戏不是不能玩,但是人家手上的是4个“A”,而你只有两个“对”,怎么打都是输嘛。
花香蝶自来。企业只有练好内功,在面对资本市场的时候才能更有底气。以短搏长,除了引来一批围观的看客以外,企业还能得到什么呢?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