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15 00:00:00
来 源
南方日报
机器人
联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及联塑海外商城总经理刘中露这几天忙得连轴转。由他们牵头的领尚环球之家项目,将在今日正式启动。联塑集团计划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布局建设大型家居、建材、五金商业综合体,要为中国制造企业打造通往全球的星光大道。

联塑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及联塑海外商城总经理刘中露这几天忙得连轴转。由他们牵头的领尚环球之家项目,将在今日正式启动。联塑集团计划在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布局建设大型家居、建材、五金商业综合体,“要为中国制造企业打造通往全球的星光大道”。

刚刚过去的一年,顺德全面启动开放战略,从北部片区一体化到打造东部新城,从北融广佛到东接中山、深港,顺德建设珠江西岸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带核心区的架势已全面拉开。开放战略正在为顺德企业参与全球化竞争创造环境、提供支撑。同时,顺德的制造业大佬们也备受鼓舞。这一战略正在推动顺德以企业为主体在全球范围内参与资源配置、提升创新能力。为此,顺企在全世界购买技术、引进人才团队,推进先进装备制造发展,沿着“一带一路”布局制造业“出海”新通道。

顺德制造正在用越来越开放的态度“走出去”,为中国制造2025探路。

A.扑向全球“抢”技术

到美国拍地买厂,能赚多少钱?广东伊之密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跨洋”生意让不少人颇为好奇。

“2011年收购美国百年企业HPM公司知识产权和制造资源后,我们在北美市场的订单当年便成功实现零的突破,最大的订单高达500万美元。”该公司总裁助理曾继华告诉记者,最大的收获还在于伊之密积极消化HPM公司的技术,并聘请了原HPM公司的技术研发骨干和管理人员。

除了向全世界买技术,伊之密还开启全球“挖角”模式。公司聘请世界最大的注塑机生产商之一ENGEL公司的退休总工程师以及其团队,还将在欧洲设立自己的研发机构嫁接整合欧洲高端技术。

三十多年前,广东企业以加工环节切入全球产业链条,依托廉价土地和劳动力所造就的比较优势,以顺德为代表的珠三角通过承接第三次国际产业转移,取得了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

三十多年后,土地优势和人口红利逐步消失,日益激烈的技术和市场竞争倒逼着企业必须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聚集设计、科技、营销等新要素资源重新参与全球化产业链分工。

出于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的需要,越来越多企业正在通过与有研发、设计以及国外营销渠道的国外企业“联姻”,推动自我升级,走向高端化的发展路径。

看似不起眼的热水器,跨界运用燃气、太阳能、空气能、电能等,再加上集成采暖系统,一下子就打开新的市场……在广东万和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卢础其看来,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多余的落后产能要淘汰,先进制造业仍然前景广阔。这位以修理电视机白手起家的制造业大佬,正将目光投向海外。万和电气在美国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还积极谋求与国外跨国公司合作,通过合作转型升级,加速拓展国际市场。

B.先进装备 制造的演进

制造业大佬们的信心回归,刺激着顺德先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走进顺德机器人系统集成商佛山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利迅达机器人”)的车间,一台机器人灵活地抓起一个金属铸件,平稳地送上工作台打磨抛光。前不久,利迅达与瑞士abb机器人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联袂打造中国首个水槽智能化生产基地。至此,瑞士ABB、德国库卡、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电机世界机器人领域的四大巨头均已落户顺德,并日益与本地企业发生更为紧密的联系。

据预测,未来5年,顺德机器人市场将保持每年30%的递增,机器人及自动化装备整体应用市场规模将超过100亿元。

事实上,顺德制造“机器代人”浪潮所产生的市场吸引力,不仅吸引着外来者——全球四大工业机器人巨头的争相进驻,也带动了一批本土机器人系统集成企业的崛起。

利迅达机器人系统有限公司便是其中一家。类似利迅达机器人这样的顺德本土机器人企业,已经越来越多。数据显示,目前,顺德全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相关企业超过50家,行业规模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5年,顺德区工业机器人应用超过1500台,项目投资总额达6亿元,支持71家企业开展“机器代人”计划。
 


 

在近几年相继成立的顺德本土机器人企业中,有的已经在机器人集成应用的垂直领域展现出独特的技术优势。

“这款新产品,每3.5秒运行一次,以前需要5到6秒。”鼎峰机器人集团营销总监谌联华指着一款正在运作的摆臂机器人介绍。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介入摆臂机器人应用的机器人企业,鼎峰机器人在研发上一直致力于提高产品效率。

相比利迅达、鼎峰,2014年底才落户顺德的科凯达机器人,则瞄准机器人应用的高精尖领域。据公司首席科学家、武汉大学教授吴功平介绍,该公司主要专注于高压输电线路巡检机器人研发、生产和推广,在机器人的智能化应用和导线跨越等多项技术上填补了国内外的技术空白。预计未来3-5年将达产10亿-15亿元。

而与科凯达机器人等一样看好这个领域的企业还有很多。据介绍,目前,顺德区在实施的智能制造项目超过15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550亿元。

C.把世界交给年轻人

顺德陈村石洲工业区的一个车间内,在境外留过学的本地人卢泽坚,选择回归制造业一线。他所在的公司是广东乃至全国热处理技术装备研发制造领域的“隐形冠军”。生产的各类设备涉及航空航天、兵器、船舶、汽车等高端精密制造行业。该公司专门成立团队向工业互联网发力,卢泽坚则是团队中唯一的“90后”。

越来越多像卢泽坚这样与世界接轨的年轻人才,正成为顺德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新生力量。

“以前,吨位决定企业的地位。而现在,有了吨位还要注意个性化。”广东德冠薄膜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总裁罗维满最近几年一直专注于企业的效率提升,推动组织结构的扁平化、知识化、年轻化。“今年,我要求企业一级部门一定要有一个‘80后’的副手。”

学会把世界交给“80后”,罗维满认为,在企业技术化改造过程中,要纠正原先的成长模式和资源利用方式,其中最核心的要素便是人才的利用。

“以前我培养职业经理人,现在我培养董事、董事长。”罗维满表示,企业老总与科研人员之间要形成新的利益共同体。“这两年,我的很多科技项目都能落地并成功,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每个项目都与核心研发人员分享利润。让年轻员工成为事业的合伙人。”同时,为科研人员设计一套新的激励机制,让他们通过技术的努力和科技的创新,获得跟行政、营销职位同等的晋升空间。

不仅仅是罗维满的企业,在顺德,旨在吸引高端创新人才的合伙制已悄然出现,并诞生了多种衍生模式。

佛山粤鑫机械装备有限公司董事长刘鑫便尝试用合伙制吸引人才。2014年底,刘鑫为员工王进开出一份协议。这份协议的核心是,王进带领他的团队单独成立研究开发公司,他和团队占据研究开发公司的六成股份。

刘鑫坦言,今天全球产业竞争的格局已显现出集成创新的趋势,支撑苹果、三星等新一代商业巨头核心竞争力的基础无不是其强大的专利集群。没有人才,何谈发展。

从资本向知识的开放,正在为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业注入新的人才动力。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