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在海外
与工业机器人不同,服务机器人的市场主要在海外。家务机器人和娱乐机器人为什么能够占有最大的销量?因为便宜。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方面,成本都不高。
对于一个欧美的家庭,花费100+到300+美金购买一台家用或者娱乐类机器人,并不是一项需要非常谨慎才能做出的购买决定。包括耳熟能详的大疆无人机,在发展初期,也是主打欧美发烧友市场,以高性价比取胜。
故而,一个目前在国内看似昂贵的机器人,以海外的购买力而言,作为市场初期的布局,更容易打开局面。另一方面,国内的购买力并非不强,但是市场需要被引导。有了海外的使用经验,国内市场的打开也相对容易。
痛点:功能的智能化是方向,传统企业有机会转型
所谓功能的智能化,就是指很多服务机器人品类,虽然叫做服务“机器人”,但未必是“机器人”。向前文举例的多种机器人,其实都可以视作某种意义上的智能化。达芬奇机器人是医疗器械的智能化,EV3机器人是玩具的智能化,IROBOT机器人是吸尘器的智能化,Kiva机器人是叉车的智能化。
这些传统产品在功能上实现智能化的服务机器人,其实都是解决了传统产品在某一方面不能满足用户需求的痛点。服务机器人之所以是蓝海,也正是由于服务机器人的品类之多,可供改造的传统产品范围之广。
除了上述的医疗器械、吸尘器、玩具、叉车,还有轮椅、摇篮、拐杖、独轮车、室内导航、各类家用电器、各类工具……等等都是服务机器人的蓝本。而之前从事传统产品的企业,也完全有机会和有潜力进入到服务机器人的蓝海中。
功耗&安全:软硬件设计的积累
无论何种品类,服务机器人都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功耗与安全。这一点与智能手机颇为类似。
功耗方面:由于服务机器人一般都不会拖着电缆工作。所以软硬件设计的节能、电池与充电等方面都有持续改进的空间。
安全方面:未来的服务机器人,很可能会像智能手机一样普及,使用安全与通信安全将成为重要的指标。
功耗与安全问题的解决,都有可能成就平台型与通用型公司。
入口:APP化,网络化
服务机器人不可避免的将向APP化和网络化发展,也将成为大数据的一个入口。
Pepper
Pepper是一款人形机器人,由日本软银集团和法国AldebaranRobotics研发。富士康与阿里各出资145亿日元占比20%。Pepper旨在扮演一个家庭伙伴的角色,可以与使用者交流。用户可以下载并安装新的功能应用,就像为智能手机安装APP一样。Pepper未来还将打造一个巨大的机器人应用开发社区环境。
Pepper目前的售价大约为人民币一万元,2015年6月两批订购共2000台,被抢购一空。2015年预计销售8000台,2018年预计销售27000台。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