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1-27 00:00:00
来 源
南方日报
机器人
1月26日,东莞市政府2016年一号文《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意见近万字,共50条举措,致力于将东莞建成中国机器人产业先行市,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力争2020年该产业

1月26日,东莞市政府2016年“一号文”《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下简称“意见”)正式对外发布。意见近万字,共50条举措,致力于将东莞建成中国机器人产业先行市,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力争2020年该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

副市长贺宇解读“一号文”时指出,此次东莞出台的“机器人智造”计划50条措施,可以说是目前全国最全面、最系统的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政策文件。这是继2013年减轻企业负担、2014年扶持实体经济、2015年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后,东莞市政府连续四年发布“一号文”重点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

完成2000个机器换人项目

意见提出,到2020年,东莞要构建起产业特色鲜明、企业集聚发展、配套链条完善、公共服务齐全的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链,机器人广泛应用于制造领域和服务领域,建成中国机器人产业先行市,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
 


 

未来五年市财政每年安排不低于2亿元的普惠性“机器换人”专项资金,鼓励电子、机械、食品、纺织、家具、鞋业、化工等行业开展“机器换人”,力争完成2000个“机器换人”项目。

机器人产业产值将达千亿

从数据上看,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30%,带动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超过55%和45%。

在推广应用实现方面,工业机器人在电子、机械、食品、纺织、家具等行业将普及应用,服务机器人在家政服务、养老助残、医疗康复、教育娱乐等领域初步应用,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提高到120台以上,国产机器人本地市场占有率超过50%,其中莞产机器人本地市场占有率超过25%。

建2—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

意见提出,东莞的创新能力将得到有效提升,建成一批机器人国家级和省级企业研发中心,部分关键零部件研发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工业机器人平均无故障时间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机器人研发经费支出占该行业生产总值的比例超过4%。

同时东莞的产业配套链条得到完善,建成2—3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园和10个智能装备特色产业基地,集聚一批机器人自主品牌和知名系统集成服务商,培育一批机器人产业名牌产品,形成覆盖本体、伺服电机、减速器、控制器、系统集成等较为完备的机器人产业体系。

■创新举措盘点

1.企业零门槛、零首付实现“机器换人”

东莞中小企业众多,但由于融资困难等原因,降低了企业对“机器换人”意愿。为此,东莞创新推出了多项融资租赁扶持措施,例如,省市各出资1亿元,合计2亿元设立专项资金,用于中小企业设备融资租赁贴息补助及设置融资风险池。又如,与国开行合作开展技改信贷计划,创新采取设备金额80%由国家开发银行发放贷款支持、20%由融资租赁公司承担的方式,使企业零门槛、零首付实现“机器换人”。

2.补助企业试用莞产机器人

东莞拥有庞大的机器人应用市场,但莞产机器人占据的市场份额仍然较低。“一号文”提出,推动莞产机器人在部分企业先行试用,市财政给予试用企业租金、电费、后续维护等资金补助。同时,对购买莞产机器人实施“机器换人”的,资助标准相应提高。这样做既可以让中小企业使用优质的莞产机器人产品,也能让东莞的机器人生产企业根据试用反馈意见,完善产品功能,促进批量化应用。

3.促进工作母机类制造企业发展

工作母机类制造业是制造各类装备的制造业,是整个工业体系的基石和摇篮。东莞市将研究参照省政府支持珠江西岸发展装备制造业的做法,综合采用股权投资、贷款贴息、首台(套)奖励等方式,引进和培育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核心关键技术、有市场前景的工作母机类制造企业,加快改变“买装备造产品”的生产制造模式。

4.发展“四众”平台支持技术创新

“一号文”提出除了发挥高校院所和新型研发机构作用之外,还要发展“四众”平台支持机器人技术创新。东莞将借助“四众”发展的东风,大力支持机器人技术创新。例如,支持广东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与大连机床集团联合建设国家级智能机器人众创空间,引进一批机器人领域的创新创业团队和人才;又如,重点建设机器人科技众包平台,充分汇集众智为机器人企业提供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等解决方案。

5.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最高奖500万

东莞将把机器人领域的高层次人才作为重点引进对象,给予配套资助、启动经费、教育入户等优惠扶持。比如,对于入选中央“千人计划”、“国家特支计划”的高层次人才,将按国家资助的1:1至1:2的比例配套资助资金;对创新科研团队,给予最高1000万元的立项资助;对创新创业领军人才,给予最高500万元的扶持和奖励。

■解读

为何大力发展机器人产业?为东莞制造“撑腰”

贺宇解释,制造业是东莞经济发展的脊梁,制造业升级是东莞经济转型的关键。“中国制造2025”指出,以推进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东莞要抓住机器人产业这个“牛鼻子”,推动“东莞制造”向“东莞智造”转变。

目前大连机床、省智能机器人研究院、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等平台载体相继落户东莞,聚集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400多家,去年实现产值260亿元左右,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上中下游产业链。

贺宇说,在此形势下,东莞大力推进以机器人产业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将能为东莞经济发展提供新的源泉和动力,巩固东莞未来制造业的优势。

“一号文”有哪些特点?工业与服务机器人同步发力

意见共分为三大部分,从应用先行、产业培育、全链布局、技术引领、集群发展、要素支撑等六大方面,提出了50条务实措施。

贺宇表示,具体来说,今年的“一号文”主要有需求侧与供给侧两端对接、工业机器人与服务机器人同步发力、全链条突破与全要素支撑同步体现、指导意见与实施方案同步出台四大特点。

意见紧密结合制造业升级需求,优先发展3C制造、焊接、搬运、加工等先进适用的工业机器人,又着眼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注重发展智能代步、安防监控、家政服务等服务机器人,以及无人机、无人艇、空间机器人等特种机器人,并积极布局发展柔性机器人、微纳机器人等下一代机器人,抢占未来机器人产业制高点。

■焦点

机器换人是“提升人”而不是“淘汰人”

2014年以来,东莞市政府启动“机器换人”计划,截至去年底企业申报项目达1262个,总投资超100亿元,预计可减少用工7.1万人,单位产品成本平均下降10%,劳动生产率平均提高65%。

“机器换人”虽然有利于缓解企业缺工的现状,也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工艺,但是否会间接导致一些人下岗、失业?贺宇说,机器换人是“提升人”而不是“淘汰人”。“机器换人”之后,应用、销售机器人的企业会对使用机器人的员工进行培训,工人的水平、素质、技能也会大幅提升,把普通工人培育成技能型人才。这对工人是一种帮助和提升,把他们从低端生产岗位解放出来,高质量就业。

市人力资源局副局长宁康也表示,目前东莞实施“机器换人”有75%的企业,工人就业持平或增长,就业减少的企业仅有两成多,对就业并没有造成特别大的冲击。在劳动力供给出现拐点、招工难的情况下,减少的工人也可以向服务业和其他行业转岗消化。目前人力资源局对全市企业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备案情况调查发现,东莞的用工人数仅减少了几个点。

市经信局局长叶葆华也表示,大多数企业推行“机器换人”是运用于新增产能部分,在新增的生产线上试行机器换人,对原有产能的工人影响不大。但他也表示,总体而言,机器换人对人的数量需求总体上可能会下降,但对人的素质要求会更高。

“东莞机器人产业能走多远,关键在于人才。”贺宇最后说,机器人产业发展不是弱化工人在工业中的地位,而是更依靠人,发挥作用的并不是机器人而是人本身,创新、维护、研发人才的数量有多少、素质怎么样,将决定东莞机器人产业走多远、走多高。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