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承受的存储之痛
我们的世界正逐渐淹没在数据的海洋中。信息洪流带来海量数据,这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项挑战。一方面,数据有长期存储的价值,我们必须保留很多老数据,另一方面还要面对新数据的增长。根据ZDNet关于用户存储痛点的调查结果,有21%的用户正在被存储容量增长太快所困扰,而其中有31%的企业每年数据增长幅度都在30%~40%之间,而增长幅度超过40%的企业也占到受访者的35%多。作为大量不断增长数据的拥有者,新老系统所带来的难题也日渐突出。
根据这项用户痛点调查可以看到,数据保持着40%左右的快速增长,从而潜在导致系统性能无法满足需求,缺乏有效的手段来应对如何庞大的数据,而系统异构化也进一步加重了用户的管理负担
根据这项调查结果,有超过50%的用户的存储设备系统都无法满足需求。他们中间大多数人存储系统已经使用多年,老旧的系统成了企业既不能立即抛弃、使用起来又不能满足性能需求的“遗产”,而且异构化和非标准化现象普遍存在,根据调查结果,同时采用3家厂商系统的用户占到了40%,而仅依赖于一家厂商产品的企业只有5%,大多数企业使用着来自多家厂商的多种类型的系统,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化平台,而且即使是同一家厂商不同系列的产品都存在互操作性的问题。
其次,数据资产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何保护这些数据就变得尤为重要。然而,很多用户并没有制定一个合理的策略,导致数据量日积月累变得越来越庞大,加之没有利用适当的数据精简技术,导致冗余数据充斥着整个环境,既没有达到保护数据的初衷,反而带来更沉重的负担。
诸多难题与挑战同时摆在面前时,传统方法已经不再奏效甚至是诟病丛生,因此,用户必须利用适当的技术和手段重整存储架构来提高存储效率。那么如何重整存储架构?既然预算有限,简单添加存储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么在现有资源之上进行优化以提高性能不失为一种理想的途径。
呼唤自动化
除了IT预算有限之外,人力资源也是难以调配的,如果通过管理员手动进行优化和管理,不仅效率极低,如果没有周密的规划会耗费大量时间反而做无用功。因此,这里我们所说的重整存储架构的核心原则之一就是利用自动化的方式优化存储,通过软件的自动处理来取代可能耗费大量人工的工作。
如果用户有很多应用,老旧的系统通常会给应用过量分配存储空间,而事实上很多容量是处于闲置状态的,因此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分配容量才是高效率的做法。但是,让管理员时刻关注容量使用情况并且手动为应用分配存储空间显然是非常耗费时间和精力的,如果有这样技术就可以自动地分配存储空间,并且会在容量用尽之前自动提醒用户,避免影响业务的正常运转。
很多用户有需要频繁访问的“热点”数据和高IO的需求,一方面,人工识别热点数据即加重管理员的负担,又是需要相当周密的规划,另一方面,以前可能我们只是通过增加硬盘数量来提供高IO,但实际数据量并没有那么大,导致容量利用率甚至不足10%。这时候,配合固态盘(SSD)使用的技术的优点就会凸显出来,软件自动处理和追踪,让我们可以将重要数据或者访问频繁的数据保存在高速存储介质中,访问频率较低的数据放在性能和成本也相对较低的介质中,提高了资产利用的同时降低管理成本。
对于磁盘用户来说,每完成一次,都会大量与之前相同的文件和数据,产生相同数据的多个副本,随着时间推移,冗余数据将充斥着宝贵的磁盘空间,这时候管理员手动定位和删除冗余数据显然是不切实际的,需要一种自动化的数据精简工具来减少需要的数据量。而且,不管是数据中心内部的,还是以容灾为目的的远程,都是需要占用大量带宽的,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可以将新的数据与之前的数据进行对比,消除冗余数据,减少对以上两种传输的带宽需求,从而加快速度。
根据调查,有26%的用户认为的主要难题在于数据量巨大,相应地也就延长了时间。所以解决的首要任务,就是精简需要的数据量,缩短窗口
总而言之,在当前IT开支紧缩、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每年新增数据量都在赶超上一年,陈旧的存储系统无法满足性能要求,新增数据和旧有数据都要管理,如果没有一个有效且自动化的管理工具,那么将会给管理员带来更高要求和难度,那么当用户不可避免地需要购置新存储设备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带有自动化功能的存储系统,缓解种种挑战和难题。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主要的一些可以带来自动化特性、有效地优化存储的技术和手段。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