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随着移动数据、云计算和大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数据中心(Data Center)建设规模越来越大,数据中心(Data Center)拥有者对数据中心(Data Center)节能的诉求,也逐渐突显出来。近年来,出现了许多数据中心(Data Center)节能新技术,但都没有突破思维瓶颈,一直孤立地关注数据中心(Data Center)基础设施层面本身的技术创新,并未将服务器设施层面纳入数据中心(Data Center)节能工程中,统一地、系统地思考数据中心(Data Center)的节能问题,造成数据中心(Data Center)的设计PUE值难以突破1.60这个极限。
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泡沫,给人类留下的技术遗产是服务器形态的革命以及数据中心(Data Center)建设理念的革命——由于服务器的规模化应用,机架化的服务器取代了塔式服务器; 同时引发了数据中心(Data Center)建设思路的革命——从机房环境到机柜微环境的变革、高架地板式数据中心(Data Center)成为数据中心(Data Center)的建设标准。
在之后的十年中,数据中心(Data Center)市场逐渐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IT设备的机架化在节省了数据中心(Data Center)物理空间的同时,也提高了机柜的功率密度。数据中心(Data Center)的功率密度,逐渐从低密度向中密度发展,期间出现了许多诸如局部热点等技术问题。遗憾的是,针对新出现的这些技术问题,行业内并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更高功率密度的新时代到来的预兆 没有认真思考应对之道,而是不负责任地试图使用传统办法解决新问题。其结果是,数据中心(Data Center)的能耗指标PUE值,虽然从最初的3.00逐渐降低到了2.00以下,但一直难以突破1.60.
究其原因,是缺乏技术发展战略上的行业集成思维。事实上,对数据中心(Data Center)能耗贡献最大的设备或部件——CPU、内存、服务器散热系统、数据中心(Data Center)空调系统、数据中心(Data Center)UPS系统,其相关行业均在独自地研究和开发节能技术,并且多数行业领域的技术创新潜力已经挖掘殆尽。如果不去改变技术战略和思维方式,产生大的技术成就几无可能。
国内外一些行业领导者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并开始采取了行动。目前来看,主要有两个技术方向:高温风冷服务器配合数据中心(Data Center)新风直接自然冷却技术,以及液冷服务器配合数据中心(Data Center)水系统或氟系统间接自然冷却技术。前者依靠提高服务器热源品位和特殊气候环境来实现节能,后者依靠降低传热过程的热品位损失来实现节能。
声明: 此文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须要保留原文链接;版权疑问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