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Stack已经进入第七年了,现在管理着超过500万个处理器核心。它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与私有云部署有关。而现在,OpenStack基金会称,企业需要为私有云2.0做好准备,因为下一代技术的迭代会让成本更少,能做的事更多。
在8号波士顿的OpenStack峰会的主题演讲,基金会执行董事Jonathan Bryce表示,云计算需求正在不断增长,我们正在迎来第二代私有云。
“云计算正在经历一个重大转折点。我们看到公有云大幅增长,私有云大幅增长,我们看到混合云和多云使用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人将生产工作负载放入其中。OpenStack的增长率为44%,AWS的增长速度也相似,我们部分生态系统公司的业务增长率达到40-45%。”
Bryce表示,可能有些令人惊讶的地方在于,对私有云的需求也在持续增长,但如今部署的性质与OpenStack基金会七年前成立时的情况截然不同。
“几年前,我听到很多公司说,‘我一定会选择自己的数据中心,因为不能用公有云’,或者他们会说,‘我会选择云优先,要把所有东西都放在公有云上’。但现在,同样的一批公司不再只关注一方面,而是正意识到需要有更多的选择。”
这反过来又促成了以其他方式消费私有云资源的需求,特别是远程管理部署。
“基于人们在做什么,以及怎么做,我们已经进入了第二代私有云。与此同时,市场上出现了新的消费模式,并且正越来越普及,这就是远程管理的私有云。”
所谓远程管理的私有云,还是私有云,但作为一项服务提供。它可以部署在企业内部,也可以在云服务提供商那边。这样做的好处是,拥有云的好处,节省长期成本,还有私有云的定制优势,而不必担心运营的烦恼。
Bryce称,第一代私有云用户与新一代用户也有很多不同。
例如,第一代私有云的环境主要是容纳超大规模的工作负载,大规模运行,并仅关注于计算虚拟化。而现在我们看到一切都虚拟化了,无论是计算、网络还是存储,我们也正在使用裸机和许多其他技术,包括OpenShift,Cloud Foundry和Kubernetes。
“我们还看到用户配置文件和客户配置文件发生了变化,其中一些是由更容易部署,更容易在较小规模上运行,以及节省成本驱动的,另一些还由生态系统已经成熟,并找到适合自己产品的市场来驱动的。”
为了应对这种趋势,基金会在OpenStack Marketplace中引入了一个远程管理的私有云类别,其中包括来自一系列长期合作伙伴的产品,包括Mirantis,Rackspace,IBM,思科和Canonical等。
OpenStack分销商Mirantis的联合创始人兼首席营销官Boris Renski称,远程管理的私有云的出现,可以改变一些资深IT从业者认为私有云不是真正云的看法。
“不幸的是,私有云逐渐演变成了一个营销术语,被认为是失败的结果。因为整个私有云只是搭上在了云的这概念,但真正的云往往被认为是公有云。当公有云真正普及开来时,它实际上是基于一种特定的规定性交付模式,而私有云违背了一些对公有云的成功至关重要的关键原则。”
虽然被称为第二代私有云,但这不是说OpenStack会有很重大的改变,毕竟它已经不是一个新技术,而且使用正的企业客户逐渐增多,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所以不需要大的变化。
对OpenStack来说更重要的事是,很多用户仍然想什么场景下要用OpenStack。
Bryce还在演讲中透露出了对边缘计算的兴趣。边缘计算的好处是,在网络边缘收集了如此多的数据,将其全部发送回数据中心并不现实。而随着物联网的发展,现在是OpenStack证明其在这一领域价值的好时机。
,OpenStack对虚拟机迁移功能的支持则不够完善,对于存储迁移,由于OpenStack本身开放的架构,需要依赖存储厂商实现存储层的迁移能力。
在众多云平台架构中,烽火云平台采用优化的Openstack与Kubernetes对接的云平台架构。
OpenStack软件包括对HDR 200 Gb IB网络上虚拟化的本机和上游支持,使客户能够在最增强的互连基础设施上构建基于OpenStack的云服务,利用IB的低延迟、高数据吞吐量,网络计算等。
OpenStack虽有竞争对手CloudStack、Eucalyptus和OpenNebula等,但OpenStack在大规模部署、高性能计算、硬件加速、容器及资源管理等方面都有不错的表现。
浪潮在Completed Blueprints贡献率的排名,也反映出其在OpenStack领域高质量的投入,渐渐获得了社区更加广泛的认可。
“我来见您啦!”一年后,火爆全网的方舱考研女孩再续前缘。
3月31日世界备份日来临之际,备份是前提,恢复是目的,经得起考验的产品才是网络安全的保护盾!
随着网络威胁、恶意软件等的演化,网络安全防护方案也须更新迭代。
数腾科技一位祝姓销售经理向记者表示,他们有自己特殊渠道去拿取一些数据。其中最为主要的渠道就是通过第三方SDK获取数据。
工业机器人的总体成本中,核心零部件的比例接近于70%,其中减速器占据最大的比重。